2008年1月17日星期四

河内~文庙◎越南背包行part4


走在河内街头,不难发现寺庙很多。这一期,还是写庙,写的,是“文庙”。
文庙范围满大,目标也很显著,但就不晓得入口处在哪儿。我们向从文庙出来的洋人探路,发现洋人的回馈很好。 他们友善地极力推荐,一直说“It's very nice”。
走着、走着,文庙门三个大字就在眼前。买了入门票,就进去逛逛咯!


虽然很喜欢古建筑群,但对文庙的认识并不多,只知道很久以前这儿是越南的最高学府,为越南这个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
倒很喜欢这红漆木的奎文阁,虽然有很多地方都脱色了,但胜在建造精巧,匠心独具,而且正处于文庙的中心,仿佛一颗奎星正冉冉升起,放射出熠熠的光芒,照耀着文坛。


再往内走,该是文庙的主殿吧?!红色的梁上挂着一个个的红灯笼,古色古香。殿内摆着一尊尊塑像、每一个牌位前香火镣绕,终年不断。


然而,又是绝对的中西合并喔!因为不难看到洋人在主殿的两侧日光浴。这些一根根木柱子的背后整齐地排列着一块块进士碑,据说是每侧为41块。
每块进士碑的大小、形状、图案及字形不尽相同。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石龟昂着头,驮着这一块块雕工精细的进士碑。


除了古建筑,当然也有意外收获,那就是满池的莲花。可惜我的摄影技术一般,不然一定可以拍出更好的意境……

恶补一下:河内文庙是越南封建王朝祀奉孔子的地方,是原来的国子监,初建于1070年李圣宗之时,后屡经修复,是越南最早的大学。庙内主要建筑有奎文阁、天光寺、大拜堂、正寝殿、启贞祠等,有众多的中文碑刻和槛联。文庙共有5道大门和5个大场院。过了奎文阁进入第三个大院,这里立有82座石碑,刻有自1442年到1779年共337年间越南科举中所有进士及第者的姓名。文庙内供奉有孔子及其72弟子塑像。封建朝代时的每年春秋,百官要来朝拜两次。

2008年1月16日星期三

河内~还剑湖◎越南背包行part4


柳树飘飘,翠绿湖水……
仿佛,又回到了杭州,又看到了西湖。
然而,周边的人与事都清楚发出讯息:这是还剑湖。
还剑湖,我们第一个游览的河内市中心景点。


搭了一整夜的火车,脑海竟没有一个“累”字。
背包放在旅店后,就走出去看河内的早晨……
记得那时候是7点多,还剑湖一带尽是人潮。
有公公们打羽球,有阿嬷在跳舞,还有……
一行字在脑海里闪过:和内人,一定很健康!


越过大马路,越过人潮,走近了写着大大个中文字的山墙。
介绍牌上写的是越南文,但可以猜得到这是“玉山寺”开端。
好一个“临水登山一路渐入佳境,训源访古此中无限风光”楹联题对。
再加上一个“福”和一个“禄”,可见汉文化影响深远!



往里头走,可以看到一个红色木结构的拱桥。
“栖旭桥”,从湖东岸连接至玉山祠。
第一眼看这拱桥,就打从心里喜欢……
凉风习习的早晨,席地而坐,格外宽心。


虽然无缘一度金龟,但湖中的龟塔却不能视而不见。
碧波塔影,交相辉映……
虽然人来人往,这龟塔却散发了淡淡的孤单。


恶补一下:还剑湖原在李、陈两朝时被称为绿水湖,后来因被作为操练和检阅水军的场所,而改名为水军湖,还曾一度改称左望湖。相传 1418 年黎朝太祖黎利蓝山起义之前,在湖水中捞得一把宝剑,上刻“顺天”二字,10年后已称帝的黎利乘船游水军湖时,突见一金龟浮出水面,游向船边,黎利拔剑斩去,金龟口含宝剑潜入水底。黎利命人排水寻剑,但水中剑、龟全无,人们说这是金龟要回了宝剑,湖名从此被改为还剑湖。

2007年12月1日星期六

下龙湾风吹送◎越南背包行part3


游下龙湾,最大的享受是坐在甲板上看一望无际的大海,是坐在船舷上顺着风向吹风。对我而言,27USD的价值仅在这里……
可能是曾经看过中国的好山好水,曾坐在竹筏上看龙虎山的所以面对着号称世界八大自然奇观之一的下龙湾,对于号称“海上桂林”的下龙湾,好像一点都不心动。


要看下龙湾美景,还真的一点都不容易。我们要坐3个多钟头的车才到渡头。下了车子,一眼望去,一艘艘的游船不规律的停泊,七彩缤纷,形成一幅非常美丽的画面。
等待了一些时候,终于可以上船咯!同船的除了8个华人,另外就是老外和越南人。我发现,老外真的很喜欢越南,因为在越南的几天,除了越南人,看得最多的就是老外了。


船只驶入下龙湾,原来的平原成了起伏的山峦,两岸的山林峦如一幅幅秀逸的画幅,那山、那树、那石、都非常精致。原来,下龙湾的风景绚丽,还在于其气势壮阔中显出一种玲珑的韵味,故山不高,却很妩媚,湾不大,却显精灵。
风景是不错,但我更喜欢凉风迎面吹来的清爽。由于天气良好,气温宜人,当凉风吹过,那种感觉真的十分棒!这让我想起平时去槟城,总会选择渡轮,享受海风的片刻,而不走槟城大桥。
站在甲板上,烈日下,暂时忘记“晒太阳会变得黑”的道理,就只想静静地享受一望无际的下龙湾,还有那顺着风方、徐徐吹送的凉风……


突然,游船停了下来,水上人家的渔船驶到游船旁,还有划着小舢板的越南女人,载着满满的当地水果向我们靠近。
我们离开游船,跳到渔船见识去。渔船间隔得非常好,每个小空间养着不同的海鲜类。想加料的游客,可以跟船家买鲜活的鱼虾,还有螃蟹,让船上的艄公煮一煮。
之前听闻,船家卖的海鲜并不便宜……同一船的游客,好像都只是包着“打开眼界”的心态,竟然都没有人买海鲜为午餐加料。可见,我们还算是很理智的消费人喔!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划着小舢板叫卖的水果小贩。整齐排列的各种水果,七彩缤纷。在绿色湖水的衬托下,又是另外一幅美景。真的好喜欢这样七彩缤纷的景色,给人一种很开心的感觉…… 二妹说,如果我喜欢这样的色彩,那该会非常喜欢曼谷的水上人家。


除了欣赏山水,游船还停泊在岩岛上,让我们走进溶洞……经过常年风浪的侵袭,在下龙湾壮观的石灰岩群之间形成了上千个大小不一各具形态的溶洞,分为天然溶洞和海蚀洞两种。天人造物使得大多洞内都生长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人类只是开发了其中小小的一部分,使得大多数的溶洞都能继续躲藏在崇山之间,安静度日,而这样的日子它们已过了千万年。
我们去的Thien Cung,是越南政府在1998年新开放的溶洞,洞内有很多可以发光的钟乳石在黑暗中熠熠闪光,十分美丽。途中导游向我们介绍各种形状的钟乳石,同行的法国妇女竟然回答说:“我只是看到冰淇淋……”,她的话一说出口,大伙儿都笑叻起来,难道她是饿坏了?


站在岩岛上看下龙湾,零零散散的游船在深绿色的湾水上,又是另外一番景色……


当天,我们是在吉婆岛过夜。要怎么来形容吉婆岛呢?对我来说,吉婆岛就像个死城,没有太多的人烟。
这儿建有很多高高的建筑物,应该多是酒店之类的吧!奇怪的是,怎么游客也不是很多呢?大街显得有点静。选择在吉婆岛过夜,似乎错了……


我们住在四楼,有点居高临下的感觉。我们就站在那一层楼的阳台上看日落。第一次认认真真的等待太阳下山,才知道夕阳原来是这样美……
本来计划去看日出的,但就在我们一早摸黑出动时,越走越害怕,最终打道回府,错过了日出。因此,想要在下龙湾看日出的朋友,记得选择在游船上过夜喔!


在吉婆岛,看到最多的手信非珍珠莫属,而且颜色奇多,货色如何则请自行判断!


在吉婆岛睡了一夜,回程时游船还停在下龙湾上数十分钟,让想要游泳的游客可以游个痛快。颇为保守的东方人自然无法在没有泳衣的情况下跳下水咯!但是老外就不同了,内在美即可摇身变泳装,就这样跳下绿色的湾水之中凉一凉,佩服佩服,自然也大饱眼福,呵呵……


贴心建议:游下龙湾,可以选择一天团即可,无需过夜。一来可以省钱,二来游下龙真的一天就够了,除非你想尝试在游船上过夜看日出……

2007年11月15日星期四

一股清流 - 沙坝◎越南背包行part2

041107~051107

烛光早餐在Lao Cai



凌晨5点多抵达老街(Lao Cai),天已微亮。
这个由酒店帮我们安排的的2天3夜沙坝游,每人80USD,包括2晚火车空调软卧、1晚酒店、上下山接送及两天的早、午、晚三餐。当然,还有导游带我们去拜访少数民族部落。
导游及司机接了我们后,便带我们到火车站旁的一间餐厅吃早餐。不巧的,我们一抵达餐厅就遇上停电,一大早就需点着蜡烛吃烛光早餐,浪漫……


我们各自叫了不同口味的pancake,端上来时仔细一看,竟然很像家里常做的面粉糕,只是它加入了不同的酱料而已。 导游的英文不错,而且很爱搞笑,一路上肯定不会闷坏了。
在餐厅又遇见3个北马女孩,另外还有认识了两个拉曼大学的讲师,实在有点像马来西亚人在越南小聚会。大伙儿谈谈笑笑,也忘了其实不是很美味的pancake。

Bac Ha周末市集去赶集


为何不先在河内住一晚,隔天才到沙坝?对沙坝有一点认识的人应该都会知道,在老街以东63km处有个叫就是Bac Ha的小镇,逢周日都会有一个市集。我们,就是来“赶集”的人……


从各地长途跋涉而来,服饰艳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是Bac Ha周末市集的主角。站在小镇的大街上,看着人来人往的少数民族牵著马儿驴儿前来赶集,让我想起了小学时候曾经唱过的一首歌谣〈小毛驴〉:“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都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由于之前下过雨,地上有很多泥浆,大伙儿都小心翼翼走向市集。我彷佛瞬间进入一处斑斓锦簇的花丛间,挂着的一幅幅手工缝制品,加上因走动而左右摆动百摺裙的花苗少女,有如蝴蝶在花从中翩翩飞舞。这里售卖物品种类大同小异,不过选择非常多,而且非常热闹。


卖竹篮的人将竹篮一堆堆叠得高高的,各自站在自己的货物旁,耐心等待交易的顾客前来探访;卖著水烟斗烟草的摊贩,则殷勤的帮著有意购买的顾客点燃烟草,让顾客试抽烟草的味道;旁边摆著各色丝线的花苗们则仔细的顺著丝线;卖服饰的花苗们,则将一件件蓬松的百摺裙沿著竹竿晾挂起来;至于那一长排冒著热气的小吃摊,则坐著那些远来赶集、饥肠辘辘的少数民族们……

这里最特别的莫过于牲畜交易区。这个区域就好似超级市场中的生鲜肉品区,只不过这些肉品是一只只活跳跳的鸡、猪,或者是狗。有意交易的人将货品全部挤在广场上,为了防止自己的货品乱跑,那些猪只们通常都被麻绳绑著一只脚,倒是狗儿则乖乖宿命的站在主人脚边接受买家的打量。此行是大开眼界,却也觉得有点残忍,尤其仿佛从狗儿眼中看到“求求你不要把我卖掉”的那一瞬间。
返回老街的路上,导游带我们去参观一个少数民族的部落。看着他们家徒四壁的住处,睡觉、吃饭、煮饭等都在同一个小小房子里头,完全没有间隔,不禁自问“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吗?”。还有小孩们,看到陌生的我们,开心又害羞的,有的甚至连裤子都没穿,赤着脚在泥浆上跑动。


他们生活贫困,但却似乎没从他们脸上看到悲伤,刻画在他们脸上的而是满足与快乐。是因为他们容易满足,还是习惯了城市生活的我们吃不了苦呢?
透过镜头,我看到他们的快乐童年,但未来却十分模糊。放下相机,心里头变得好沉重、好难过……

沙坝闹街迅速扫描


想象着的原始纯朴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似乎是游客不虚千里前来沙坝的理由。从Bac Ha下回老街后,我们又被车子载往另一个方向,前往沙坝闹街出发。 Pho Cau May Street是所有旅人初抵沙坝的落脚地,也是小镇最热闹之处。道路两旁尽是旅館、手工艺品店及餐馆,而且部分非常法式,让整条街道弥漫着浪漫的法国风情。


热闹的街上除了游客,尤其老外特别多,就是到处兜售刺绣包包、耳环、手链、蜡染挂饰等的少数民族,尤其是黑苗族(Black H’mong)。由于没有能力开店做生意,他们唯有走进街头主动出击,尤其喜欢的向持着美金的老外兜售货品。不要看轻他们是少数民族,其实他们都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有些年纪轻轻的族人,甚至充当起导游,带游客来趟原始部落之旅。




晚上山上的天气很冷,和马来西亚的朋友偶遇,一起用过非常热闹的晚餐、交换联络、拍照留念之后,他们去走夜街,我们则回房休息了。可能也累了,这一晚,在有一点童话似的房间,睡得特别甜……



走访Cat Cat少数民族部落

隔天一早,我们很早就爬起来了。洗刷一番后,我们开始认认真真去看看早上的沙坝大街,还去了一趟他们的巴刹。琳琅满目的少数民族产品,一直向我们招手,没有几分功力还真的会把持不住呢!


吃过早餐(法式面包+ 煎蛋)后,我们开始深入少数民族部落Cat Cat。参观一个部落,要从这个山头走到那个山头,历时三四个小时。庆幸天气晴朗,山路也略为容易行走,只是平时没什么运动的我就不怎么争气,走起来有点吃力。一路上的乡野风光、银带瀑布,成了我继续向前走的推动力。



途中我们有进去一个原住民家参观,并坐在里头听导游叙述关于黑苗族的故事及民俗风情。这个残旧的小屋挂满晒干了玉蜀黍,还堆着两个大染缸。老婆婆手里拿着自己编织的小包包,叫孙子向我们兜售,这时,我才看见到原来那皱皱的双手都是青黑色的,是染料殘留造成的吧?!


回程的山路开始走得有点力不从心,但想继续走完它,不愿用1USD乘电单车下山。最后一段路导游带我们走捷径,二妹在前头助我一臂之力,另外两个同伴不顾危险地在后头充当后盾,很感动她们非但没有放弃我,还陪我走这么艰辛的一段。
有点遗憾的是,这时候适逢收割季节,所以错过了绿油油的梯田……

告别沙坝

用过晚餐,也就是告别沙坝的时刻。我们坐着车子走山路下山,黑漆漆一片,不得不佩服司机的驾驶技术一流。庆幸又遇到2个可爱的拉曼大学讲师和我们同一班火车,至少可以结伴走进人潮拥挤的火车站,寻找我们晚上的家-火车厢。


等待火车的那一刻,我们还开心地背着背包拍照留念。怎知排队走进火车经过查票处时,才知道原来我们手上持的不是票根,需要到大门口找相关的人拿火车票才能上车。幸亏火车站的人还不赖,帮我们找到了持票人,不然我们可能就要露宿火车站了。
回程的火车厢是4人间,比较舒适,也比较干净。也许是不见旧朋友-小蟑螂,而且走了一天山路很累了,所以我们睡得特别甜,即使火车轰隆隆地摇动着……

轰隆隆火车开向Lao Cai◎越南背包行part2

031107

入境小插曲

因为飞机延迟了一个小时才起飞,我们在马来西亚时间傍晚7点多才抵达河内机场Noi Bai。越南时间慢1小时,其实当地只有6点多,然而河内的天空已经一片漆黑。
飞机降陆、入境,因为其中有同伴的入境白卡没被撕去,又回头去找机场官员。由于不是所有官员都懂得英语,间中发生了一些小问题,我第一次觉得语言不通原来是这么痛苦的事。基于语言不通,人与人之间总会不自觉地保护自己,多了一层隔膜,也多了一份猜测。

换Dong记事

临行获得曾到过越南的朋友诸多提点,我们在机场就兑换越南钱币Dong。每人拿50USD换Dong,各换得803700.00Dong(兑换率1USD:16074.00Dong)。
一向看到大数额钱币就会头疼的我,幸亏有个精明的二妹帮忙,呵呵……兑换外币的负责人有点奸诈,说2000Dong是小钱,没换足钱给我们。由于之前已经略有所闻,所以我们坚持要拿足803700.00Dong,负责人在没法子惟有把钱给我们。

河内印象篇

事先联络好的酒店没有食言,如时安排了司机在机场等候接我们到酒店。司机样子老实敦厚,只可惜不会英语,只是一味地笑。不管怎样,总好过酷酷的机场官员。
从机场到三十六行街的酒店有一段距离,沿路有很多建筑,但感觉有点像中国的乡区。看来,越南要先进,还真的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车子越靠近三十六街,越见人潮。虽然是坐在车上,但脑海里只有一个“乱”字,交通乱!!!

越南第一餐

由于会直接去沙坝(Sapa),抵达Old Street Hotel后,便向酒店职员请教吃晚餐的好去处。友善的酒店晚间负责人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72 Ma May Street Restaurant。
餐馆的menu除了清楚列明价格,最亲切的还是附有中文餐名。这是我们在越南的第一餐,自然都很想尝一尝闻名已久的越南春卷。此外,当然还点了可以填饱五脏庙的面食及炒饭,其中当然包括米粉汤啦!
越南春卷是炸的,里头多为蔬菜,不过倒也非常香脆。


米粉汤有鸡肉和牛肉的,面条有点像大马的果条。汤头还不错,不过加了酸柑汁,开始有了越南的味道。(才第一天,我就想念大马的果条汤了,哈!)


吃完晚餐,走回酒店的途中,我们在一家小店买了大瓶的矿泉水,一支6000Dong(合理价格)。

沙坝之旅从火车开始


酒店的小职员送我们去火车,搭夜班火车去老街(Lao Cai),再转车去沙坝。
我们背着背包,拿着10支的矿泉水,走过一个又一个的车厢。夜了的火车,要不是有当地人带路,可能还真的找不到火车呢!
我们睡的火车厢是6人间,但只有我们4个人睡。火车厢非常窄小,坐在床位上甚至不能坐直身子,幸亏只是睡一个晚上,哈!


小职员安置了我们便挥手告别,临走前我们还一直叮嘱他记得3天后的早上来火车站接我们。可惜他不懂得英语,所以我们只能比手划脚,并和他合照,以免当天早上认不出他来。现在想起来,还真的很好笑……
我们在火车厢认识了3个来自槟城的女生,可能大家都是北马人,谈起天来特别投契,心里充满“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在越南的第一个晚上,我们就在火车厢内度过……漫漫长夜的同伴,还有神出鬼没的小蟑螂。